有不少想入局亚马逊的新手朋友都会有一个疑问:现在做亚马逊还能赚钱吗?
亚马逊依然存在机会,但早已告别“铺货就能盈利”的野蛮生长阶段。如今的亚马逊是一个专业化、系统化竞争的战场,盲目入局的话肯定是赚不了钱的,而且现在做亚马逊,前期要投入的资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
所以要了解清楚亚马逊的情况,结合自身去做才行。

运营精细化已成亚马逊常态
亚马逊早期阶段,卖家只需批量上架产品,就能轻松获取平台的自然流量。但是现在,卖家越来越多、平台规则完善,单纯的“上架即出单”时代已经结束。
现在做亚马逊,要将重心放在这几方面:
- 广告体系精细化运营:从自动广告到手动精准匹配,从品牌推广到视频广告,需要系统化布局和持续优化;
- Listing全面优化:主图、A+页面、视频展示、五点描述、关键词布局等环节都直接影响转化率;
- 站外引流整合:通过社交媒体、网红营销、deal网站等渠道为产品导入精准流量;
- 数据驱动决策:熟练运用业务报告、广告数据、品牌分析等工具,指导运营策略调整。
供应链优势成为核心竞争力
供应链优势已成为亚马逊卖家的核心竞争力。拥有稳定可靠的供应链意味着:
- 更低的采购成本,获得价格竞争优势;
- 更快的交货周期,减少断货风险;
- 更灵活的生产调整能力,适应市场需求变化;
- 更好的质量控制,降低退货和差评率。
- 这点没优势的话,是很容易在价格战中出局的。
专业化运营与长期主义
为什么现在做亚马逊,有的人能持续盈利,但大部分是亏损退出?这个跟专业化运营脱不了关系。
问问自己:
- 是否找到竞争适度、有持续需求、具备利润空间的产品?
- 能否维持良好的ODR、准时发货率、退货满意度等指标?
- 是否通过品牌注册、视频展示、帖子等功能建立品牌认知?
- 是否具备应对类目审核、产品投诉、竞争对手攻击的能力?
如果上面这些都了解之后,决定进入亚马逊,这些策略也要清楚:
- 结合专业的选品工具分析市场容量、竞争程度;
- 选择1-2款产品进行市场测试,控制初期投入规模;
- 系统学习亚马逊广告体系,确保每一分广告花费都产生价值;
- 至少开发2-3家合格供应商,降低供应链风险;
- 精细核算每个产品的真实利润率,避免“有销量没利润”的陷阱。
总之,现在亚马逊是还有不少机会的,但是只属于愿意投入时间学习、有足够资金储备、能够整合优质供应链的人,如果只想低成本快速致富,那么你不合适。